2020-11-13
时光坐标创始人陈奕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 | 艺术与技术在影视工业化中的“平衡点”

undefined

2020•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中国特色影视产业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论坛”于2020年11月10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

本次论坛不仅邀请了童刚、侯光明等领导和学界专家,同时也邀请了路阳、曹盾等著名影视导演与业界一线的数字视效制作机构、视效指导进行深度研讨。时光坐标创始人陈奕作为受邀嘉宾之一,以「艺术与技术在影视工业化中的“平衡点”」为主题在论坛中发言。

01

嘉宾发言和对话摘录

2.png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名誉主任、教授,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侯光明

打好电影强国路的下半场

——后疫情时代电影产业创新发展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人类命运、全球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国防外交等方方面面都产生重大变化和重大影响,也对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目标带来巨大影响。

在电影文化方面,疫情促成了中国电影的六个转变: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投资驱动向内容驱动转变、由技术模仿向技术创新转变、由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由单渠道向多渠道融合的转变、由跟随性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变。同时,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因为我们还缺乏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够形成世界影响力的电影,缺少在世界电影体系当中的话语权。为了争夺话语权,后疫情时代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使命和任务。就文艺电影创作者来说,应该做到坚持在电影技术发展与科技进步中紧盯前沿,坚持胸怀人民群众,坚持在产业升级当中贡献精品力作,坚持在文化潮流当中引领时代风尚。

3.png
时光坐标影视传媒创始人,浙江传媒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陈奕

艺术与技术在影视工业化中的“平衡点”

电影本身是一种艺术的呈现,但又是由技术实现的,二者如何协作和统一呢?电影创作流程繁多复杂,需要大规模团队协作,整个创作流程前半段一定是偏创作,后半段一定是偏执行。这个过程不完全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在做电影视效指导的过程中我力图做好三个角色:首先是保障者。要尽可能地让我们的技术帮助现场的主创人员被视觉化,保障他们的创作。其次是翻译者。一个好的视效指导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艺术创作的语言和技术执行的语言相互翻译。最后是创作者。我们在做的过程当中永远不满足于只有技术保障和技术执行,还要进行创作。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沟通。多部门协作,流程复杂,沟通非常重要。我们只有在各个环节中让视觉化越来越精准、越来越接近于创作者想要的效果,才能越来越实现艺术和技术的平衡。

4.png
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

关于建立污点艺人惩戒期制度的思考

是否对污点艺人建立惩戒期制度是个很难衡量和解决的问题。按照“治病救人”的原则,根据污点艺人的过错程度,对污点艺人建立惩戒期制度,实行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有利于推进行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落实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建立惩戒制度的主体是谁?建立什么样的惩戒期制度?都是各方面需要思考的问题。惩戒制度建立的主体可以是国家管理部门,也可以是行业自治团体。对于惩戒期制度的建立,建议实行分级惩戒,根据主观过错程度、行为性质、社会影响大小进行分级惩戒。既有实体的规定也有程序性的规定,同时建议用试行的办法进行。惩戒机制,不但允许污点艺人通过参加公益社会活动取得社会的谅解,还要建立申诉渠道以及参演作品的冷却期制度、公众查询制度等。

5.png
中影股份有限公司视效导演、视效制片人、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视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郭建全

当今国际影视制作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对中国影视产业发展影响的前景展望

去年我们成立中国美术协会视效专业委员会,以行业标准看待我们和好莱坞电影制作之间的差距,以便我们对国际视效技术发展进行跟踪。目前大的发展趋势有四个方面:一是创作数字演员角色。如开发特别的摄影系统及软件来分析演员脸部的运动数据,创造出年轻版本的演员,使数字人物角色制作技术进入一个新境界;二是看不见的视效镜头。视效技术帮助导演完成剧情或场景构成,营造出非常真实可信的效果;三是人工智能与游戏引擎技术改变了制作流程,提升了视效制作效率和品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等深度学习模型及相关算法已在影视后期和特效制作环节逐步应用;四是影、游与云技术融合催化新娱乐形态,互动影视娱乐市场蓄势待发。

6.png
肖进视觉(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肖进特效化妆培训机构创始人、影视实体特效总监——肖进

实体特效的跨界思维

相较于依托计算机技术实现的数字特效,实体特效可被感受和触摸到。机械技术被大量运用到仿真动物的制作中,通过机械机关可以模拟出动物眨眼、转头等动作。在跨界思维下,我们也开始将电影行业中实体特效制作经验运用到线下沉浸式商业体验的构建中,用电影创作的方式构建世界观,以此指导场景设计和道具设计。电影IP也可以用来作为线下娱乐的创作素材。安迪·沃霍尔讲过,“艺术商业是商业的下一个阶段”。商业环境中沉浸式娱乐和交互装置更受年轻人喜爱。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将推动线下互动技术的实现,这也是未来的探索方向。希望在未来,电影思维、电影技术可以被运用到不同行业,产生更多创新成果。

7.png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军

国内外电影技术的发展现状与产业创新

当下,我们是在计算影像时代和智能影像时代之间游弋。计算影像时代的动作捕捉需要依靠演员身上的标记光点,通过追踪技术对动作进行捕捉;现在的动作捕捉采用的是计算机深度学习,利用相关的影像大量进行算法训练,可以生成更加智能、自然的高质量影像。不仅是制作技术发生变革,受众方面也发生了变化。产业创新用的一个词叫作“融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是在大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推送信息,让我们的用户更具有黏性。可见技术发展一定会推动产业创新,产业的创新又会呼唤新的技术出现。在创新中有两个方向:生产方式方面和体验方式方面,对于前者,我们可以根据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影像制作我们想要的视觉奇观;对于后者,受众的消费已经发生变化——追求沉浸式虚拟影像和现实影像的共生。

8.png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主任、教授——杨乘虎

“三观”互联网短视频产业浪潮

互联网视听节目体系内的短视频逐渐从一个“实验品”变成了一个“快消品”,成为普通百姓使用互联网视听化手段表达自身的重要方式。相当多的三四线城市和小镇青年因为互联网的移动端变成当前视听用户的重要增长极。他们借助互联网实现自我观看、自我表达和自我参与。过去支流的视频形式开始由专业性的平台进行分割和分发,形成草根创作的主要阵地,并逐渐分流我们对传统媒体的关注。短视频的社交属性以及低门槛、碎片化、相伴随的特点构成了产业的新格局。最近两年,较多的资本从传统影视剧和互联网视听场景当中转投短视频。更具网感属性的微短视频产品孵化了头部内容,并在内容付费和电商导流方面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但是,它们并不抗拒文化内涵的注入,这也成为一个走向草根用户的文化通道。文化的赋能使得互联网和传统文化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交融,像一些冷僻的、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就在我们的互联网平台上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同时,来自主流的、政府的媒体也在全面进入短视频,希望通过微短的内容建立政府良好形象,达到和主流意识形态互动的目的。由此可见,短视频中正在形成一个社交型新平台,带来未来生态化的可能。

9.png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网络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张智华

高科技促进网络影视技术、艺术与产业发展

网络影视不仅是电影电视的生力军,也是主力军之一。5G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网络影视在海内外的传播。现象级影视作品进入世界主流市场,一方面传播了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也有很好的经济作用。高科技实现了网络影视的叙事创意,这在互动电影和互动剧中体现比较明显。既表达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表现出了时代精神和数字人文精神,提升了海内外观众对中国文化认同。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AR、VR、MR等技术的不断涌现,网络影视的内容、形式和平台都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思维和网感明显增强,不断出现精品。网络影视的本质是高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结合,具有高参与性。高科技优化网络影视的产业链,比如把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网络短视频、网络动漫打通成一个大的产业链。高科技增加广告收益和会员人数以及相关的衍生产品,对于整个大产业是一个推动。

10.png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张歌东

未来影像与媒体的未来

——面向融媒体时代的人才培养

以前我们谈影视就谈创作,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要有用户思维和影像设计的理念,所以设计和创作应是异曲同工。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角度来讲,未来的影像设计和制作体现出了融媒体的交叉性,这有利于把影视的理念扩展、迭代、升级,延伸到其它各个层面。未来影像在将来媒体融合当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超高清影像或是手机短视频。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四全媒体”的概念,展示了媒体的未来,所以未来影像在未来媒体当中是至关重要的元素。对未来影像融媒体的研究和探讨既具有现实价值,也包含展望未来的深层意义。未来影像融媒体将会在实践发展中不断突破技术藩篱、不断呈现出新特点。

02

对话环节

11.png
万达影视集团高级总裁助理、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尹香今

今年的疫情是突发事件,好在电影人仍有梦想。历经备受煎熬的一百八十多天,电影复产复工后,观众观影热情没有改变,社会对电影行业充满期待,政府对电影行业充满信心。其实疫情对影视行业也是一个机会,让大家沉淀思考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万达既有产出也有播出,疫情出现后,万达电影、电视剧和网剧的损失不是很大,在电视台和网站播放我们的制作内容,有效弥补了院线无法放映的遗憾。伴随着5G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内容不再单纯在影院放映以及在各种媒体平台播出,会更多考虑为多屏提供不同内容,所以万达在内容上的布局就要更加宽泛,能够应对市场上不同的冲击。

15.png
大地文化传播集团CEO、大地影院集团CEO——尚峰

全产业链布局能够有效提高内部协同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但不是说每一家公司打造全产业链布局就能够以这样的市场规模和份额取得成功,还需要在市场上进行更深层博弈。我更想谈的是一种产业生态,是一种内部闭环、外部开放和融合的业态。我们应当放眼到更远的消费趋势,而不是我们自身的产业趋势。

消费行业的趋势变化无外乎两个关键词——传播和交易。随着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传统交易形式变得更加及时和碎片化。如何能够通过用户思维真正经营好自己的用户,是产业链上下游每个环节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未来希望能够有一些对消费市场的前沿洞察,能够围绕传播和交易,围绕行业趋势变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13.png
爱奇艺影业总裁,电影学博士——亚宁

在疫情前期,电影院线的停业促进了视频网站的发展,视频网站的用户访问上升。然而没有新片源补充,视频网站片库就不能满足用户的访问和消费需求。无论是电影制片方还是网站,都在探讨是否可以直接将部分影片投入视频网站播放的问题。很多中小成本的影片在电影院排片上映很难获得票房收入,有可能宣发成本大于票房收入。这类电影是否可以直接到网站来做发行?而且高码率杜比版本的制作、越来越大的屏幕等技术因素都会减少电影在视频网站播放造成的视听效果的折损。网络电影品质虽已有很大提升,但是网络电影的从业者大部分是刚刚进入行业的新人,加之成本的限制、类型创作集中等问题,还亟待提升综合质量。

14.png
《电影艺术》主编,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博士——谭政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电影业的冲击很大,但也给了我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疫情是全球性的,所以要从全球的角度考虑疫情的影响,思考疫情对文化、对人类、对生态的影响,比如疫情与文化、疫情与政治。只有思考得更加宽泛和深入,才能更靠近文化和人文思想的本质。现在技术进步对电影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层面是创作和视效。中国电影视效经历了从一段,再到稳健发展阶段等过程,技术越来越成熟,基本上可以满足影片的叙事要求和美学追求,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趋势。但是我们的视效技术还达不到精细化、规模化的程度,所以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15.png
八一电影制片厂视效指导、导演、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视效专业委会会员——曹永 

特效技术在前端可以打开一扇窗,一方面它告诉创作者在同样成本的前提下实物搭建和数字制作分别能够呈现的效果,另一方面它也能够实现很多小预算创作者的想法和创造力。视效导演需要两方面的专业能力,除了基本技术要求,还需要导演的经验和处理能力,比如演员调度、现场控制能力等。特效技术工作者需要能够跟导演共同创造,且不止是画面呈现的问题,还要思考如何才能走进观众的内心。影视作品无论是技术还是呈现形式,都应该从作品内容出发,不应该是炫技,关键要看具体呈现形式,全盘考虑技术应用到哪个部分。疫情让电影工作者有更多时间沉淀和考虑,如何从技术方面更加优化成本,如何让中小型或者更多导演接触这种创作方式。

16.png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剧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刘藩

我的观点可归纳为两句话:一是从影视产业的底层逻辑出发,回归本心,做好专业;二是依靠市场,奋发有为。万达和大地在数字化管理和会员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好。爱奇艺是典型的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管理会员、管理用户,挖掘用户的信息,会做得更好。底层逻辑就是影视产业时刻不忘初心,服务用户,服务观众,服务消费者。

最近两年,主旋律电影蓬勃发展,但也出现了一点不好的苗头,相当一部分制片资源的浪费。我们的制片资源是稀缺的,虽然每年生产几百部,但好片子的资源是稀缺的。我们要回归拍剧拍电影是给观众看的初心,要尽量避免制片资源的浪费。《我和我的祖国》和《我和我的家乡》火了,但很多“腰部”的片子看不到亮点,实际上只有健康的“腰部”,才能产出更多的爆款产品。万达把一个创意做成项目、做成品牌,值得所有的同行学习。现在电影创作有很多困惑,但要注重市场、回归市场、依靠市场去挖掘爆款、培育爆款。大家都想做爆款,但一定要回归爆款的规律,就是强共情、强共鸣,尊重人性的表达,按照规律挖掘和孵化项目,才有未来。

17.png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教授、著名演员——张晓龙

疫情让我们经历一百八十天的打击,但反过来说也是非常好的精神洗礼过程,让我知道练兵、演戏或者做戏要把自己的基础做好。今天我的收获特别多,前面听到郭总讲到科技,科技既改变了命运,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影视圈,改变了我们未来影视创作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思考未来怎么演戏,科技怎样融入进去。无实物表演就够了吗?如何和视效部门形成很好的互动或者互助?光是科技发展,演员的表演水平却一直在降低的话,将来的戏也不会好。我们都应该在疫情之后很好地思考这些问题。疫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难的,现在疫情过去了,我们又恢复到了以前的繁荣景象。但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创作,如何为创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18.png

03

学术主持人

19.png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高级编辑、国家电影智库专家、腾云智库专家——支菲娜

本文资料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官方公众号

图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提供 摄影:刘晓辉